侨务新闻如何写出“家乡味道”?
编者按
侨务新闻报道历来是中新社报道的特色和优势,但地方侨务新闻如何常写常新,写出“侨”味?要抓住侨胞关注的兴趣点,这不仅需要稿件本身具有新闻性,还需要稿件具有“侨”的独特性。
本期推送中,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记者郭军将从三个维度聊聊什么是侨务新闻好素材,以及如何让侨务报道更鲜活。
▲本文作者郭军
我是中新社广东分社记者郭军,从事侨务新闻报道10多年来,采写了大量侨务新闻。如何让“侨”味更浓,一直是我思考和不断探索实践的课题。
广东是中国最大的侨乡,3000多万粤籍侨胞,占全国海外侨胞总数的一半以上,省内约有8.8万归侨、3000多万侨眷。广东既是侨务新闻的“富矿”,也是海外侨胞关注的重点和海外华媒重要的信息来源。
作为著名侨乡,广东不少地方都具有独特的风土人情,一首客家山歌,一段乡土舞蹈,一套传统武术,一件历史文物,一款侨乡美,一种传统传统民俗,一个历史名人都可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天然自带“侨味”,因此往往成为写好侨务通讯的好素材。
洞察:传统文化凝聚侨之美
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勤走基层、多看多问,深入挖掘,持续关注这些资源的最新动态。
2017年8月某日,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了解到,广东江门一个侨乡村(西村)从1924年起,短短几十年时间就出了近50个博士,且多数都是欧美名校博士。这个盛产博士的侨乡村是如何炼成的?记者意识到这是个既有浓浓侨味,又有十足看点的侨务新闻。
通过当地侨务部门联系上该村相关负责人和知情人士之后,我与摄影记者冒着酷暑驱车3个小时,直奔这个山清水秀的“小侨村”,多方走访相关人士,现场参观博士旧居,最后发出稿件《近50个博士同一个故里,广东这个侨乡村为啥与众不同?》,在海外多家媒体落地。
在一名侨务记者看来,侨乡到处是“宝”,侨务新闻要写出“侨味”,需要发现侨乡之美。而侨乡之美,不单在于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更在于其丰厚的华侨历史文化遗产,碉楼、华侨博物馆、客家博物馆、潮汕祠堂、中山故里、侨批银信等,都值得我们深入发掘。
碉楼是广东开平一种融汇了中西建筑风格以及中国乡土自然景观的独特建筑群落,其历史最早可上溯到明末清初。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大量华侨回乡置业,开平碉楼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碉楼最多的时候有3000多座,至今仍完好保存了1833座。开平碉楼与村落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侨乡广东江门最著名、最独特的文化遗产之一。
▲开平自力村内的铭石楼。 何俊杰 摄
2007年,经过近八年的“申遗”历程,“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当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顺利通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投票,这是中国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八年来经历了怎样的申遗历程?背后有何故事?申遗成功的意义如何?这些都是各界侨胞关心问题。
为此记者提前深入采访多位“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项目负责人和专家,并发出《专家:“开平碉楼与村落”仅百年历史却举世无双》《“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结果即将揭晓》《通讯:"开平碉楼"申遗八年磨一剑 投资逾一亿》等一组稿件,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开平自力村内的铭石楼。 何俊杰 摄
此后,记者持续关注“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开发与保护利用,陆续发出《广东吁海内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保护侨乡碉楼文化》等稿件,为侨乡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鼓与呼。
今年9月,借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召开之机,分社派出报道组再次前往江门开平,并用航拍、网络直播、微信公号文章等全媒体形式挖掘“开平碉楼与村落”独特的新闻价值,中新社“东西问”栏目还就开平碉楼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启示主题,独家专访了“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席专家张国雄。
与开平碉楼成功申遗类似,“侨批档案”于2013年申遗通过,成为广东首项世界记忆遗产。潮汕话以“批”称“信”,近代粤籍侨胞打拼异乡,家书和汇款凭证“银信合封”的形式即为“侨批”。2004年开馆的汕头侨批文物馆,约有12万封馆藏的侨批(又称“银信”),这些侨批定格了老一辈海外侨胞的移民史、创业史,寄托着他们的家国情思,亦是中外文化交流与碰撞的真实写照。
▲“江门五邑侨批(银信)专题展”上展出的银信。 本文作者 摄
广东分社向来重视对“侨批”这一华侨文化瑰宝的宣传报道。近来年,分社记者先后采写了《通讯:探访汕头侨批文物馆》《广东保护活化侨批 续写百年“不了情”》《走访广东汕头“侨批”记忆广场 寻找侨批故事》《海口埠建银信纪念公园“台山人出洋第一港”重焕生机》等一批稿件。这些稿件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融入到稿件的叙述中,古今关照,引人深思。
品味:“家乡味道”唤醒侨之美
“侨乡美食”也是打造“侨味”文章的一大宝库。广东话常说“食过寻返味”,意思是对于一些好味道的菜肴,吃过以后经常牵挂,想再次品尝一番。传统侨乡特色美食不仅深深地烙印着侨乡饮食文化的印记,更是无数海外游子心心念念的“家乡味道”。
▲台山侨乡荷韵。 李晓春 摄
广东分社侨乡美食专题近年来陆续发出《“荷”你到广东侨乡台山“藕”遇乡味》《“发财添丁”主食材上市 广东侨乡台山人决不“菇”负》《鸡仔饼:广东侨乡台山人记住乡愁的味道》等百余篇稿件,介绍江门、潮汕、茂名等地的侨乡特色美食。稿件写作上没有为美食而美食,而是注意突出稿件“侨味”,透过一款款独特侨乡美食及其背后的故事,增强侨胞对家乡的归属感和亲近感,拉进家乡与侨胞的心理距离。这批稿件在海外的落地率超过90%。(文末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作者的侨乡美食之旅
▲国庆假期,台山市都斛镇海鲜街中销售当地青蟹的档口前人头攒动。 李晓春 摄
侨乡美食稿作者总结采写心得时说,要写出“侨”味美食文章,还需以下几方面着手:
紧盯特色食材,宣传侨乡“风”味。深挖其种养殖业背后的故事、历史由来、市场价值、产业趋势等信息,围绕侨乡风味做文章。
结合地方习俗,撰写侨乡“情”味。各地都有地方风俗、习俗和饮食习惯,比如台山的团年饭、清明祭祖、七夕“慕仙”习俗、台山重阳牛肉节等,其间的礼节和烹饪的菜肴多数被赋予特别的寓意,深入了解和体验,方能写出专属于侨乡的人情味。
寻找中外融合,报道侨乡“和”味。侨乡是中外文化交汇的缩影,人们频繁往返国内外,随之衍生的中西合璧或改良创新的菜肴、点心,逐渐在侨乡或外国落地生根,如走进新西兰的创新版“台山大包”、走进台山的改良版华夫饼“箩底糍”等,要善于发现、深入考证、学习研究,才能报道出侨乡人们手中的“和”味。
▲台山鸡仔饼。 李晓春 摄
关切:“念祖爱乡”联结侨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视察时说,华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爱国爱乡。他高度肯定华侨的贡献:“他们在异乡历尽艰辛、艰苦创业,顽强地生存下来,站稳脚跟后,依然牵挂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有一块钱寄一块钱,有十块钱寄十块钱。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心。”
念祖爱乡一直以来都是大多数海外同胞优良传统,家乡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海外同胞的心。他们回到祖(籍)国,最渴望看到的就是祖籍地在什么地方,大到华侨博物馆的建设,小到侨胞聚居村落村史的编辑,甚至家谱、族谱、家族祠堂等具体载体的保护和延续,都能够让海外侨胞获得更强烈的归属感。
因此,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在通过舆论积极引导和支持广大海外侨胞参与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同时,还要紧紧抓住侨乡和侨胞的情感连接,这是强化侨务稿件“侨味”的窍门。
记者曾多次采访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回家乡广东台山祭祖的活动。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骆家辉回乡祭祖的过程中,包括与家乡亲友互动的过程,都透着浓浓的游子情,外交官的身份反而不那么凸显。过后,记者根据现场观察和采访,很快发出通讯稿件《骆家辉回乡祭祖:游子更胜大使》,稿件发出后,被大量转载,并获当年广东新闻奖。
▲中新视频:《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回台山探亲祭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抗疫,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记者也及时跟进报道,发出《海外侨团来信为广东抗疫加油鼓劲》《江门“24小时温情服务”温暖百万海外五邑侨胞》《战“疫”系五洲 粤籍海外侨胞捐赠款物近2亿元》等多篇稿件。
▲美洲至孝笃亲总公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捐款抗击疫情事宜。 广东省侨联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侨务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侨务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侨务新闻报道的特殊性,因此,除去一些涉侨动态新闻报道外,侨务新闻报道的“人情味”更多体现在以人物为中心的报道中,只有深入挖掘人物背后的创新创业故事、人生经历、学术生涯、心路历程,才能使侨务新闻更加鲜活起来。
“华侨”“华人”“炎黄子孙”“中华儿女”傻傻分不清?看完秒懂!